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吮墨揽胜小洲村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小满时节,万物竞发。作为何冠洲老师书法教学的一项保留课程,楷书基础2班到小洲村参观学习的活动终于成行了。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东南端,始建于元末明初,古称瀛洲,是目前广州城区现存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

村内河涌蜿蜒迂回,麻石铺砌的街巷,巷巷相连;小桥流水与倚着河涌而建的民宅交相辉映,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造型各异古宅、民居述说着岁月的沧桑;河中停泊着木舟,随着潮水起落,河水经年累月把古码头的石阶抚摸得光亮润滑;在婆娑的绿树掩映下,小洲村就象一幅由小溪、石桥、绿树、灰垣、素瓦构成的水墨画,展现一派广府水乡的宁静与悠闲。正是这些浓郁乡土文化和淳朴民风的吸引,本世纪初期,一些书画艺术家为避开大都市的喧闹,陆续移居小洲村,体验生活,创作艺术。此后,小洲村飘出了浓郁的墨香。

上午9时,学员们从小洲人民礼堂广场出发,沿着小巷来到了“周树坚艺术馆”,古朴的门楣上挂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的馆名,大门两侧“陶冶秦碑汉瓦,籀镕周鼎商彝”的楹联,是秦咢生先生89岁时,赠给爱徒的勉言。周树坚早年师从秦咢生,又得容庚、商承祚、李曲斋书法大家的教导,潜心书法、篆刻和古文字艺术的研究;专攻甲骨及钟鼎彝器款识、秦篆汉隶,篆刻师宗周、秦、两汉玺印,其作品形成了大气厚重、古拙苍劲、端庄潇洒的风格,被誉为岭南一代最具深厚传统碑学底蕴的书法家之一,他的篆刻艺术亦誉为当代岭南篆刻第一刀”。

艺术馆典雅精致,一层半的小楼,后院厢房一间,侧廊将前后相连;中间院落不大,曲径、水榭、影壁、漏窗,使人感受岭南园林的意境。楼下厅房两间,四壁挂满了周先生不同时期、不同字体、不同表现形式的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精品;屋内则堆满了周先生创作的雕塑及收藏的艺术珍品;连廊西墙上挂着竹雕、木雕,连廊东面敞开;走进后屋,首入眼帘的是一幅“斯文一派”的横匾,下面供奉着秦咢生、容庚、商承祚先生的三尊铜像,屋内多为周先生纪念老师的木雕书法作品;后屋出来,穿过花园,登上小楼,便是周先生谦称“陋室”的工作间,里面放置一张写字大台、一个树根茶樽,四壁同样挂满了书法作品。何德成馆长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了周先生的书法艺术,同学们如吮雨露,认真倾听、摄取。何馆长还在一块汉代砖雕上,为我们演示了拓碑技艺。

参观周树坚艺术馆后,我们来到叶健强“跑街”工作室。叶健强从事摄影四十余年,曾是羊城晚报著名摄影记者,在他的镜头里不乏“大人物”的身影,然而更多的却是“小人物”的生活。他用镜头捕捉了不同人物细腻生动的瞬间情感、肢体动作和眼神流露,记录着广大民众的生活、忧悲、喜乐和真情,用平实、幽默的图片语言,为广州留下了特有的市井文化;他以专业的视角,忠实系统地记录着广州的发展、变化,为后人了解广州这段历史的变迁,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时间很快已过午时,叶健强盛情邀请我们到他的“小洲大众农庄”做客。同学们三五相聚,坐在果树隐掩的亭榭里,展示摄猎的成果,谈聊着参观感受:“书法教学走出课堂,在多看、多读过程中,博览领略风格各异的优秀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大家的情怀、趣事和艺术成就,从中吮吸其书墨精髓,不仅是书法学习,提高审美修养和鉴赏能力的过程,亦是书学圭臬的至理名言”。

“开饭啦”!一声吆喝,同学们欢笑着聚向了餐台。

(丁沧海)

?

在小洲人民礼堂合影

?

拓碑技艺演示

?

何老师现场讲解书法艺术精妙之处

?

学员们交流学习体会及参观感受

?

参观周树坚艺术馆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