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近距离示范 手把手传授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记书法研修一班现场示范教学课

 

612日,书法研修一班梁永康老师进行了一堂书法示范教学。这堂课采用了近距离示范、手把手传授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大开眼界,获益良多,不但弥补了过去“眼不高,手也低”的缺陷,还让大家在学习中提高书艺水平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堂示范教学,首先是学员在现场挥写,然后将作品悬挂于课室的墙壁,供学员之间相互切磋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则走到学员中去,观摩学员的书写情况,从书写时的坐姿、站姿、执笔和运笔的轻重调控到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都给予详尽的指导,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技巧技能的教授。学员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有的一连写了三四幅作品。

随后,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面对墙壁上令人目不暇接的作品,梁老师高兴地说:“现场挥毫的作品,只能反映真实水平的百分之五、六十。现在大家能发挥到这程度,已很不错,线条也很流畅。”紧接着,梁老师话锋一转,他说:“大家在书写时的激情不够,书写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没有发挥左手的作用;第二、执笔偏低;第三、临帖的功夫不够。”梁老师就针对以上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生动、明晰的讲解。课后,不少学员说:“这堂示范课,胜读十年书。”还有的说:“过去对书法学习的方法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埋头苦练,必有所成,大量的时间在机械性的抄帖和`工匠式'的惯性活动中流失,学习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就在没掌握书写技能技巧。”

这堂示范课的高潮是梁老师的现场挥毫示范。全班学员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地观摩老师的具体示范和逐步的分析讲解。从酝酿书写内容开始,到书写幅式的选择,章法布局;从折格子到调墨、执笔、落笔,又从起笔,行笔到收笔,字形结构,线条的长短粗细;正文写完后,又如何组织款文,如何灵活掌握书写位置;款文挥就,如何使用印章……每一个细节都边讲边做,把知识的传授变为方法的示范,而且非常清晰、细致。通过目睹老师的书写过程,大家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对字形、字义、用笔、用墨,笔画特征及谋篇布局的理解与认识,对创作能力的提升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这堂示范课的特点是:一、讲解清晰、示范到位。示范时每一个需留意的细节,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书写“共圆中国梦”中的 “圆”、“国”两字时,梁老师边写边告诉大家如何避免雷同;落款时,由于款文在正文的下方,而“中”字的最后一竖又占了款文的位置,这时,梁老师又提醒大家如何处理。诚然,书法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技法的学习,自古都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为主的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清晰。技法的学习靠单纯文字和语言的传递和枯燥的教条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甚至会产生误导,这也是为什么书法家从古至今鲜有自学成才的例子。大课堂式的教学能使更多人加入到书法学习的行列,远距离的讲解和示范很难让学习的人了解到教师示范的细微动作。因此到位的示范和手把手清晰的讲解,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方法。二、气氛祥和,教学相长。整堂示范课,从学员挥写到老师的点评与示范,始终都是师生互动,群情活跃的。例如,老师在书写第二幅作品时,站在老师身旁的一位学员,学着老师在写第一幅作品时讲的折格子的方法,为老师挥写用纸折格子,但,没折对,老师马上告诉大家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能这么折。这种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坦诚相待,真诚交流,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而且学员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使整个学习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提高整个班级的群体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融合,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三、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这堂示范课,从场地的布置与复原,从自备纸笔墨到作品的出笼,都由老年学员自己完成。这对平均年龄偏高的班级来说,没有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整个班级的团队精神是很难办到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对老年学员,必须在课堂上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不但让学员知道“是什么”,更让学员懂得“怎么做”,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在良好的教学氛围里感受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乐趣。这堂示范课,已经达到了这一目的。

(余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