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国标舞高级二班把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改编成饱蘸深情、热情洋溢、声情并茂的西藏民族舞。该舞蹈由12名男女舞者组成,他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把这个新改编的节目完美地呈现在该班的期末联欢会上。
这支舞蹈的成功改编,全赖多才多艺的邓建玲。她从6岁就开始学唱歌和跳舞,现仍是省、市电视台和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特约演员。正是久经沙场、深谙舞艺的邓建玲,为改编这支舞蹈披荆斩棘,并带领整个舞蹈团队,齐心协力,奋发向上,最终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看那舞蹈,如蝶,在翩飞;如花,在绽放。时而气势磅礴,时而灵动飘逸。服饰、造型、舞艺三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藏族舞的和谐之美。
——服饰美。舞蹈源于生活,藏族的日常服装主要以蓝色、白色为主,也正因为如此,这次舞蹈6名女舞者里层穿着白色,外层再以蓝色外套相配;白色的袖子再配上红、绿色花纹的腰带、帽子等,色彩艳丽,特色鲜明,识别度高,散发着藏族姑娘独有的气息。6名男舞者头戴华丽的帽子,里层同样穿着白色衣服,外层包裹着一件及膝大红外套,袖子更别具特色,一只红色,另一只白色。男女舞者穿着共同之处在于鞋子统一为黑色,白色袖子的长度可垂到地面。这比正常长得多的袖子,不仅舞动起来可以传达美感,更是诠释藏族舞丰富感情的利器。不少人看了这装扮都赞不绝口:“这服装散发着浓郁的藏族风情,让人看了无比激动,无比期待!”
——造型美。未见其动,先见其型。尚未见舞者开始舞动,映入眼帘的是12名舞者组成一个庞大的造型,气势磅礴,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如雕塑般一动不动,由两三人组成小组,小组间遥相呼应,给整个造型增添了层次感,表达了西藏农奴翻身做主人的愉悦心情,透露出藏族人民的万丈豪情。紧接着舞蹈队伍缓缓而动,很快出现第二个造型,那是斜排的二横队,接着,舞者目光随音乐伴奏从左方转向右方,个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舞蹈就这样由静到动,整个舞蹈也从静态美慢慢向动态美伸展,动静相宜。观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藏族舞勾勒的艺术世界中。
只见位于队伍前列的邓建玲从地面上缓缓站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娴熟的动作,得体的表情,婀娜的身段,无不显示她作为领队的风范。在她的带领下,舞蹈正式开始。当舞蹈接近尾声,舞台又出现一个四个层次的造型,舞蹈由原先的静转为动,再由动转到最后的静,前后呼应,衔接顺畅,结构完整。
——舞艺美。常言道:“好歌配好舞。”极富民族特色的舞蹈再配以高亢美妙的歌声才打造出这无与伦比的表演。在表演中,观众可以看到男女舞者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颤”、“开”、“顺”、“绕”,这些是藏族舞的共同特点。其步法也十分丰富,脚步动作有 “蹭”、“拖”、“蹉”、“点”、“掖”、“踏”、“创”、“踢”、“吸”、“跨”、“扭”等;其手势有“拉”、“悠”、“甩”、“绕”、“推”、“升”、“扬”等变化。所有的舞蹈动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在表演中,各个演员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共同把这支藏族舞诠释得淋漓尽致。首先由舞蹈领队邓建玲作精彩表演,她的姿态正确优美,动作自然大方,熟练地做出舒展的“三步一撩”、“二步踢撩”、“连靠步”等系列柔和、美观的舞姿。接着,女舞者黄珠琳表演了颇具特色的藏族舞蹈“长靠步”、“齐眉晃手”等舞技后,女舞者罗焕珍和胡百珠又跳出与众不同的双人舞,“前后摆手”、“横前划手”等。鲜花要有绿叶之衬托,男舞者冯立、黄瑞潮、梁钖洪、邝昌贤、蓝治平、胡样根及女舞者龚筱玉、李素萍虽只做了间断的陪衬动作,但对整个舞蹈和谐之美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当舞者以一个整齐且干净利落的动作结束,这场精彩绝伦的藏族舞蹈终于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顿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观众都对表演赞不绝口。(周佛锦)
由歌曲改编的藏族舞《翻身农奴把歌唱》
藏族民族舞改编者邓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