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隐藏,合并到学习园地-班级活动
一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班教学成果侧记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活动中心)于2006年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班,当时学生80多人,多数没有舞蹈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原是单位文艺骨干,舞蹈仅是业余爱好,水平参差不齐。2011年搬入新校址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班一直是热门报名班级,人数始终满员在50多人。学生年龄,60岁以下占25%,60-70岁占60%,70岁以上15%。班里大多数学生在本班学习舞蹈已有9年,大家凭借着对舞蹈的热爱,勤学苦练,慢慢地从动作僵硬变得柔软优雅,不少学生参加大型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如:2009年,在国庆60周年“祖国颂”大型晚会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班20名学生在200多名参加海选的学生中脱颖而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我们的舞蹈实力;2011年10月,我班选送了《第四套健身秧歌》等三支舞蹈参加校(中心)新教学楼落成典礼演出;同年12月,我班以《中国好》、《青花瓷》两个舞蹈节目,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老年才艺比拼大赛,《中国好》荣获大赛才艺奖、《青花瓷》荣获大赛优秀奖;2012年10月,我班排练大型舞蹈《茉莉花》参加广东省老干部首届艺术节暨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文艺汇演;2013年6月,我班以现代舞《阳光路上》参加校园文化节文艺展演。
获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如何由一群不会跳舞的机关大姐,变成舞蹈技艺整体水平较高的舞蹈集体呢?
首先,优秀的老师功不可没。刘方老师自小学习芭蕾,舞蹈功底深厚、舞姿舒展大方、舞艺优美超群,多次在广东省舞蹈艺术比赛中获金奖。她无私地将自己的人生献给了舞蹈艺术与老年舞蹈教学。她用独特的教学方法,立足培养老年学生的舞蹈兴趣,引导学生在通过美的姿态和形体仪态基本训练的同时,展示优美舞姿,协调身体机能,逐步提高舞技。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从手至脚为我们做分解动作,充分运用讲练结合、边讲边示范的模仿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随着她的口令、踏着音乐的节拍反复练习。从形体基础训练到具体民族舞单个动作,领舞练习,从组合动作的训练到完整舞蹈的掌握完成,逐步增加难度,直到大家领会。学生在逐步了解民族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肢体语言的基础上,体会民族舞的美育、健身、健心、健脑等功能,由热爱出发,渐入神、韵、形、美的佳境。她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演出、比赛,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编排多个适合全班参演的舞蹈项目,亲自指导大家排练,最终一一获奖。9年来,300多堂课,我们总共学习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共54支舞蹈,参演大型舞蹈节目5个。班级学期考试合格率年年保持在85%,优秀率达到45%。刘方老师兢兢业业,不断在进取中探索创新,即使旧伤复发不能做示范,也决不缺课,硬是把一批批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带上舞台、带出学校、带向了健康向上的新境界。2012年5月,刘方老师被选为首批公开教学观摩课的代表,和我班同学一齐为观摩团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西藏民族舞脚位屈伸练习的教学观摩课,成功地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起到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校(中心)领导和各观摩老师纷纷称赞,给出高分予以肯定,专家还撰文在《学报》上予以推广。
除了刘方老师的辛勤教导,我们取得的优秀成绩也离不开积极高效的后勤部——班委会。我班是一个有着22名党员,在职期间处级以上干部21人、在其他班级担任班干部9人的优秀班集体。在校(中心)“健康快乐”的核心理念指引下,集合在以周茹岚为班长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班,9年来不离不弃,共同进步。我班班委会实施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组长负责制。全班以10名学生为单位分成若干教学小组,由班委会和组员推举出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出勤、资料发放、编排座号和课堂纪律等工作。二是辅导员制度。为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学,我班推举舞蹈基础较好又乐于助人的2名同学担任班上辅导员,负责率先消化课堂内容、辅导基础较差的同学、组织排练节目以及我班学年联欢和汇报演出晚会的策划、节目编排、服装、道具的筹备等工作。三是班长全面协调制。根据班级需要,适时进行班委会、党支部的组织健全工作,确保我班工作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有人管。配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上传下达校(中心)活动意见和教学安排等。协调和团结班委会有序管理班级工作,及时做好总结,准备下一年工作的开展。
班级实施人性管理,对每位同学都关怀至心。谁有事了,班委会及时电话问候;谁生病了,班委会会组织同学们送关怀;谁有困难了,其他同学自动补位,帮其解围。在老师不让一个学员掉队的负责态度下,在班委会不断倡导正能量的坚持中,我班向心力与凝聚力不断加强。
为了让大家跟上教学进度,人人有所提高,班委会除了抓好课堂纪律,配合老师教学外,还坚持组织同学们每周一次课外复习和练舞活动,使缺课的同学和新同学及时得到帮助。学期末还会组织汇报演出,展示了我班教学成果的同时,给每位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大家互相梳妆打扮、整理服装,同学间的真诚友谊、师生间的欣赏,都在歌声、笑声、倩影中,化作祥和喜悦、温馨感人的场景。欢喜中我们也会邀请辛勤工作的老师,以及其他班级的同学们观看我班的学期晚会,分享我们的快乐与成绩,也得到了肯定与帮助。
9年时间,在学校和老师的精心教学与“康乐”理念的指引下,在班委会的有效工作中,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习了各种舞蹈,受到了艺术熏陶,结识了新朋友,丰富了晚年生活,陶冶了高雅情操,增强了生活自信,强健了自身体魄。可谓收获多多,感激多多!(刘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