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教育动态>>国外老年教育信息

国外老年教育信息

了解国内外理论动态,促进我校老年教育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在本校教师、班长疗养学习会上的学术报告

刘道湘

 

学校领导对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十分重视,要我就这个问题作个发言。我主要讲三点:一、国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简要介绍;二、国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简要梳理;三、对我校当前和近期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大致设想。

一、国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简要介绍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倡,在国际学术界开始对老年人进行较为热衷的研究。研究的范围由早期的老化研究,到老年人福利服务的研究,直到教育活动层面的研究。单就教育层面而言,也是有从开始属于成人教育一部分到独立形成老年教育;从早期的无系统到自成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老年教育实践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

老年教育实践活动和老年教育理论起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第三年龄大学,是1972在法国诞生的。这是一所专门为老年人开办的学校,标志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开端,标志着老年教育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事物存在于人类社会了。国外老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与发展的同时,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开展和进行了。上世纪60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随后逐渐发展,到70年代达到一定高度,并且把老年教育学视为教育学的一部分。其实,最早进行老年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是美国,比欧洲国家实施要早10年左右。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社区成人教育活动中,就包括了老年人的教育,不过不是专为老年人开设的老年教育。其后,在佛罗里达州开办了第一个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课程。从此专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课程逐渐增多。到1952年芝加哥大学开设了第一个老年函授课程。同时芝加哥大学和密西根大学还开设了退休准备课程,进行退休前教育。

在老年教育实践蓬勃发展的同时,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逐渐兴盛起来。最早做有关社区民众需求调查,是1949年由密西根大学进行的。从调查中发现老年教育的需求凸现出来,从此密西根大学开始从事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1970年,密西根大学教授麦克拉斯基,他后来被称为老年教育大师,最先在博士课程中开设了老年教育的研究课程,旨在探讨教育和老年人之间的问题。在1971年美国白宫老人会议上,麦克拉斯基教授所提交的论文,就强调老年教育的理念,指出:“对于所有年龄组的一切人来说,教育是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持续进行的,而且今后将成为老年人获得丰富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途径之一,是帮助他们发挥其潜力,使之成为改善社会的源泉的一种手段”,强调了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包括对老年人同样有积极作用。这一理念对日后老年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就是在此之前,人们对老年期的研究更多关注在福利层面上,而这项研究转向了教育层面。此后,各大学、学术团体或老人中心,也陆续通过研究会,教育培训或出版老年教育刊物等多种途径,宣传老年教育理念,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1976年《老年教育学》杂志创刊,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正式开创起来。当年,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教授皮特森,对“老年教育学”这一名词进行了界定,定义为:老年教育学是由成人教育学和社会老年学两学科发展而成的新的共同研究的领域。目的是探讨老年教育的活动与理论研究。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老年的教育;二是有关老化、老年社会化和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三是对从事老年教育和为老年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上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像德国、法国、英国都在从事老年教育的研究。亚洲的日本也是在1971年就进行了由专家学者进行的《高龄者学习活动促进方案》的研究,1972年发表研究成果,日本文部省就以此成果为依据,从1973年度起正式编列预算,对各地区的高龄者教育的开办费用做长期性补助,即列入政府预算和长期规划之中。

国际上普遍认为,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和教育理论发展的结果,老年学是研究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老年教育学既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两类学科的交叉学科。老年教育学是研究提高老年人素质、培养老年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及规律的科学。国外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老年学系,其中老年教育作为老年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也成为教育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认同美国老年教育学者皮特森的看法,他把对老年教育的研究划分为两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称为老年教育学,内容包括:教育对人类晚年期生活的贡献;老年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方式、老年人智力功能,等等。在实施方面的教育实践,称为老年教育,内容包括了解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设置老年人学习课程,进行老年教学活动的评估,实施老年教育活动指导者的在职培训等。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老年教育与老年教育学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但侧重各有不同,就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实践方面的研究属老年教育的研究内容。

〈二〉、老年教育若干理论简介

1、老年教育需求与教育需要理论。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教育需求与教育需要是有差别的,是两个概念。教育需求则是专家学者根据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所界定的。教育需要是老年人所表现的一种欲求或偏好,通常由实际调查可以得知。需求与需要之间有实质上的差异。他们认为,老年教育本来应该由受教育者即老年人的需要来加以设计,然而,可能许多老年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需要,由调查所得的资料往往未能完全了解深层意义,不能误以为统计就是事实,仅凭调查可能对老年人无法提供实质的帮助。因此,专家学者指明的教育需求可起到补充的作用,可与调查的需要共同成为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层次依次序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教育学大师麦克拉斯荃,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老年教育需求:

一是应付需求。年事的增高给许多老年人带来了一些不愉快的和不可逆转的变化。在经济来源、婚姻状况、社会地位、权力、健康和职业方面经常会发生变化。人们为了保持身心的健康,必须学会应付这些变化。满足应付需求所设的课程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正在发生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文娱体育活动一类的实用课程,能帮助老年人克服他们的缺陷,使生活更完美。工艺课程在丰富闲暇时间并帮助人们处理退休或健康不良方面,可提供有意义的手段;二是贡献需求。许多老年人感受一种能够对别人做出某种贡献的需要。人们往往有利他的欲望,通过给予而充实自己,并提高个人地位,增进自我价值。为了满足老年人贡献的需求,老年教育可提供的课程设计思维是:发展并引导老年人贡献的动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教授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满足各种需求提供手段;三是表现需求。这是一种为活动而活动为参与而参与的需求。有些老年人从活动本身获得内在的回溃,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为弥补年轻时因工作忙或没有条件而不得不放弃的兴趣爱好,退休后重拾旧有爱好,有这种需求的人占很大比例。满足这种需求的课程设计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等,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提供表现的平台;四是影响需求。作为服务社会的意愿,人们往往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影响社会,导致有意义的变化。老年人也有这种需求,他们仍然有意愿参与社会事物,将其部分精力放在政治活动上,通过参与政治活动、社区服务组织、以及半官方的机构活动,以满足其影响的需求。老年教育可提供下列课程:帮助老年人认清最适当的角色,提供社会支持,发展个人或团体技巧,评估其活动的结果;五是超越需求。这种需求是指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意义,回顾自己的大半生,并超越生理的限制。虽然各年龄段的人都有超越的需求,但老年人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为退休后社交活动的减少,使他们更趋向内省式的思考。老年教育在此所扮演的角色在于:提供一些有智慧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诠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生命意义,提供和谐支持性回顾环境,促进精神的活动以取代生理的限制。

在这里,划清教育需要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老年教育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外,有必要研究老年人的深层需求,使老年人最终认识到他们意识到的需要和没有意识到的需求,通过老年教育都将得到满足。

2、老年社会化理论简述

有关老年期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对正在建立的老年教育理论是很有价值的。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所说的那样,“因为它们使我们可以积累知识和理解世界,连贯地和符合逻辑地看清我们本来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东西,以而引导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1〉、脱离理论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卡明和亨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的。脱离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行为开始向内收缩,脱离他们在整个成年期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这种脱离被认为是自然的,因为老年人身心衰弱,不宜于继续担任角色,而应该脱离社会,这既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脱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第二,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是社会启动。老年人主动退却,是老年人启动的脱离过程。社会对老年人的排挤、歧视和强制性退休制度,是社会启动的脱离过程;第三,老年人的脱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第四,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虽然脱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期社会老龄化的事实,但其总的基调是消极的、被动的。特别是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脱离理念受到广泛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脱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差异;二是忽视地位差异;三是忽视了脱离造成的弊端;四是忽视脱离的文化特征。脱离理论从理论高度总结了老年人口与社会互动的特征,加深了人们对老年人口社会特征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脱离理论又忽视了老年人口现象的复杂性,使理论观点过于简单化,还需要补充和完善。

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在社会老年学领域中是一种占优势的理论。这种理论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通过对美国堪萨斯市300个人,主要是中产阶级的白领,身体健康、年龄在50岁到90岁之间,经过6年的定期谈话的调查分析所形成的。这个研究结果发表于哈维格斯特与艾王白合撰的巨著《老年人》一书中。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它的理论要点可以归纳为:一是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二是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三是非强制性角色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从活动理论的要点来看,它主张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以改善老年人因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虽然老年期的新角色多为非强制性的,但其仍能体现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也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回报。虽然活动理论得到多项老年人调查资料的支持,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活动理论没有回答个性在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作用。有的老年人参与了但并不愉快;有的老年人没有参与,却很愉快。

3〉、连续性理论

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局限性,促成了又一种老年学理论的出现,这就是连续性理论。该理论的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性。它认为中年期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老年期。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年期开朗活跃者,老年期也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年期沉稳内向者,老年期一般不会热衷参与社会活动。连续性理论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用个性特征予以解释,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欠缺,这是一个进步。但该理论亦有明显的弱点。比如,离开社会环境的因素,孤立地用个性阐释个体老龄化的差异性,是不全面的。

还有其他的老年学理论观点,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三〉、老年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1、老年智力方面的研究

在老年期,认知和智力角色的退化不是不可避免的。多数老人实际上比他们的年轻对手更聪明,体现出终身学习和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智力并不因年龄而减退,可以肯定老年人仍有学习能力。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有助于学习,这就为老年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现代西方社会很重视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认为这是人一生宝贵的结晶,如能贡献出来,将利人利已,社会如能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可以形成巨大的无形财富。老年人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但由于强制退休制度,老年人退出了人力市场,这就形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如何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把潜藏的资源化为有用的人力,这是世界各国在研究的课题。

2、老年人格方面的研究

老年人格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改变”。而情绪的作用对老年人格的影响最大,因为老年人在情绪方面不易平衡,容易影响到人格的和谐。影响老年人格改变最重要因素除精神类疾病外,就是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主要是在退休前后期,最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失调现象。

1〉、老年期五个阶段。老年人退休后的适应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乐观阶段,称“蜜月期”。大多数刚退休者,都要安排他退休后的打算,如旅游计划,回乡探亲或将要完成的家务事情。这段时间大约是半年或更长的时间,个人沉醉于职业角色解除后的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中;二是沮丧阶段,或称忧郁期。开始感到不适应,过去每天上下班紧张、规律、充实,现在变得无所事事,感到被社会所抛弃,成为无用之人,从而忧心丛生,产生心理失调现象;三是调适阶段,也叫重组期。经过忧郁期后,开始接受严峻的现实,接受退休生活老年角色,并重新修订生活计划和确立老年生活价值观;四是适应阶段,又称稳定期。当把未来的日子重新安排以后,老年社会化过程就朝着良性方面发展了。这时,老年人情绪比较稳定,生活规律,并有了新的个人爱好,接受老年价值观,并适应心理的和社会的角色;五是生命终结阶段,也称终结期。严重的疾病开始袭扰老年人,体力的衰退可能导致行动上的不便。老年人开始为死亡的阴影所笼罩,这就是老年人社会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根据以上五个阶段的发展,在老年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值得参考。如在生死观教育时,参考以上五个阶段,我们可以确定哪个阶段介入生死观教育效果更好。

2〉、五种老年人格类型。美国加州大学工业关系研究所的三位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多次谈话和心理测验等方法,历时三年之久,分析结果,得出老年人五种不同的人格类型:第一种是成熟型。这一类型对老年过程很适应。这些人自我控制能力强,承担义务,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稳定的工作史,又很体面地进入了暮年;第二种是摇椅型。这个类型对年老也很适应。在物质和情感两方面更多依赖他人。由于在年轻时没有高度的自我导向,他们乐意享受退休带来的轻松;第三种是装甲型。跟以上两种类型相比,这一类型显得更为僵板,这些人保持着高水平自我控制和纪律,同样对老年过程很适应;第四种是愤怒型。这一类型对老年生活不是很适应。若有什么事出了偏差,他们更有可能责怪他人,并将社会看成竞争性的抗争;第五种是自我怨恨型。这一类型对老年过程适应也比较差,有错误缺点不是去责怪他人,而是怪罪于自己,社会关系差,常常感到很压抑。虽然这一研究勾划出了五种主要人格类型,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这五种类型的。如何使老年人格和谐,通过老年教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以上,从老年需求、老年社会化、老年心理学三个方面的理论作了介绍,目的是对我们今后的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二、国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简要梳理

我国老年教育是从198397日,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现山东老年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起步的,今年将走过了26个年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于19889月经国家批准成立,122日在武汉宣告成立,今年也将走了21个年头。我国老年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到2007年底,全国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发展到3.27万多所,在校老年学员已达333万多人,县级以上单位所办的老年大学约4000所,在校学员超过200万。2005513日,西藏老年大学成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台湾省,都已办了老年大学。我国老年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其导因是1982年建立并实施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新制度,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被废除,但广大老同志继续学习、奉献社会的壮志不灭,办老年大学就是应他们的要求来做的。其基本原因是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从全世界看,2002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29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从我国来看,1999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1.13亿,也占总人口数的10%,全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一项战略措施。随着我国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也迅速兴起。下面,对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

同我国老年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相一致,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也有一个兴起、拓展、深化的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83——1988年是我国老年教育的初创起步阶段,也是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兴起阶段。

1983年之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迅速兴起,是有其背景的。它是老年教育初创阶段实践的迫切需要。老年教育是晚霞工程,又是朝阳事业。白手起家,探索前进,大量的问题提出来了,需要进行研究;它是我们党理论研究优良传统的运用与延伸。初创时期的老年教育工作者,是一批热心公益的离休的优秀领导干部和工作者,他们在职时就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在面临老年教育新的实践时,他们自然会怀着很高的责任感去研究问题;它是教育学在老年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和具体化的自然之势。我国的老年教育是由一批教育家参与创办的。哈尔滨市教育局的老局长杨国权,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罗炳权,都是最初创办老年教育的专家。我们广东老干部大学历任领导中,有许多是分管教育或主管教育的老领导。他们用教育学的眼光看老年教育,很想经过长期努力,创立一门老年教育学。初创阶段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有着自发性、分散性、探索性的特点。今天看来似乎粗浅,但它却是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的全新事物。

21988——2000年是我国老年教育的探索拓展阶段,也是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有组织地开展阶段。

如果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宣告成立是我国老年教育拓展阶段的开始,那么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研究组的成立,则标志着有组织地研究老年教育理论的开始。这一阶段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有组织性,集中表现为各次全国性理论研讨会的召开。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的第一次理论研讨会于199010月在兰州召开,讨论了扩大老年人的受教育面、增强老年大学吸引力、凝聚力,增强老年教育社会效益这样三个问题。第二次理论研讨会于19934月在贵州召开,讨论了老年教育地位、作用、发展趋势,老年大学办学模式、评估与提高老年大学教学质量三个问题。19957月在哈尔滨召开第三次理论研讨会,以“老年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为主题。19978月在银川召开第四次理论研讨会以如何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题。第二阶段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是顺势性和求变性。所谓“顺势性”就是研究形势、研究大局,找到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所谓“求变性”就是老年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必须以求变创造新的局面。

32000年——现在,是我国老年教育科学发展阶段,也是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逐渐有了学术引领的阶段。

2000年,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标志着老年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200112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五次理论研讨会,由着重研究老年教育的外部联系转向把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结合起来研究,阐述了老年教育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这是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收获。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推进到突出“人”和“人学”的新阶段。十六大提出了一系列关涉老年教育的理论命题,包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等等。这些思想对于老年教育非常切合,十分重要,引导我们深入研究老年教育的本质、理念等更深刻的问题。200311月在宣城召开的第六次理论研讨会,产生了重要的成果。200511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代表大会,决定将“老年教育研究委员会”更名为“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使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会更加突出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20066月在重庆召开的第七次理论研讨会,讨论了老年教育中“以人为本”的问题,使“以人为本”成为老年教育最重要的原则。200811月,在我国老年教育25周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在南京召开了第八次理论研讨会,张文范会长作了“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报告,对我国25年来的老年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了全面的总结。第三阶段理论研究的特点是增强了学术性。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的层次性。初级层次是老年教育实际工作者所写的感受性、体会性的文章;中间层次是注重感性经验的反思所写的经验总结性的文章;高级层次则是从经验总结上升到对于老年教育本质、规律、价值的研究,写出学术性文章。另一个体现,就是老年教育理论刊物逐渐兴起,这些理论刊物,加强了学术研究,体现以学术研究引领全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明确意向。

〈二〉、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1、关于老年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研究成果。

老年教育也是教育,教育的本质也是老年教育的本质。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学界对教育本质有三种见解:第一种,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建设者、接班人的活动,可称“育才论”;第二种,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可称为“育人论”;第三种,教育是生命发展的活动,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可称为“生命体质论”。教育的本质论和它的根本目的是同义的。不同的教育本质论,也就是不同的教育目的论。我国老年教育界在26年中对老年教育本质的研究也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育才论”主导,认为老年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现代老人和老年人才的活动;二是“育人论”主导,认为教育就是提高老年人素质的活动;到了近几年,才深入到“生命论”,越来越多的老年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老年教育就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美化生命体验的活动。

2、关于老年教育的理念与核心理念的研究成果。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最受关注的,成果丰硕,但争论较多。在老年教育的对象方面,有“全纳教育”的理念;在老年教育的本质方面有“补需教育”的观念,“完善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生活教育”的理念,“生命教育”的理念以及“健康快乐”理念;在老年教育的目的方面,有“人生第二春”的理念;在教学方面,有“创新教学”的理念,“因需施教”的理念,“学员主体”的理念,等等。争论最多的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这几年,许多学者在讨论这个重大问题。大家认为,“核心理念”应当是贯穿在理念群中起统领作用、决定作用的理念。但到底如何规定,意见颇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健康快乐”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因为这是老年学员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要求;有的同志认为“素质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因为20字办学宗旨的每一个词,在实质上都是讲的素质教育;有的同志认为,“完善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还有的同志认为,“生命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张文范会长在第八次理论讨论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指出:以上各种提法,都是老年教育核心理念的各个层次,各个侧面的内涵,贯穿这些提法、概括这些提法、决定这些提法的是“以人为本”、“以老年人为本”。报告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动力因”和“目的因”的论述,揭示了这一核心理念的具体内涵,论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包容性、概括性、主导性。

3、关于中国老年教育学学科构建问题的研究成果。

2007年由老年教育学术委员立项、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大学牵头,成立了《构建老年教育学可行性研究》课题组,20081月写成了《构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如下判断:第一,老年教育实践急切呼唤老年教育学的诞生。因为“诸多困扰实践发展的问题亟待理论加以指导”,“众多争议发生和长期争执亟待理论加以解释”,“大量实践经验有待作出学术性的提升和总结。”第二,老年教育学的学科构建的充分条件要求很高。它包括“成熟的学科要求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较成熟并得到公认的学科范式”,这是所谓“内在建制”,也包括要有专门的学会,独立的研究院所,在大学中单设的学院或学系、专门的刊物和出版机构并进入国家的学科目录,这是所谓“外在建制。”显然,这两方面的条件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目前构成老年教育学学科显然为时尚早。第三,学科构建的条件和进行学科的学理研究的条件不同,现在就已经具备条件开始进行老年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学术研究。

4、关于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研究成果。

对于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问题,各校早已开始研究,2001年广州会议将它作为重大问题提了出来,获得积极成果。2007——2008年,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组织了由哈尔滨老年大学牵头的《中国特色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课题组,现已完成研究,写出报告。这次研究,以全国各地的研究为基础,更加深入,更加系统。课题组提出了规范化建设的四个理念:一是要以实事求是原则为指导,结合我国情况的“特色规范”;二是要以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为认知基础,实行一定统一性的“适度规范”;三是要以地区差别性为认知基础,实行体现差别性的“分类规范”;四是要以积极稳妥为原则,实行“逐步规范”。在四项理念之下,课题组设置了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9个项目,制定了分级分类的评价体系,规范了老年大学规范建设程序和创建评选方法。

5、关于发展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村老年教育逐渐兴起。在中央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任务更为迫切。由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立项、重庆市老年大学牵头、9个省市自治区同志参加的《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已写出了《研究报告》并出版问世。报告提出了三条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一,把对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客观条件的尊重同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能动作用结合起来;第二,把农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与热心老年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第三,把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同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结合起来。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26年来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和主要成果,使同志们对这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三、 对我校当前和近期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大致设想

前面介绍了国际、国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简要情况,目的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有所启迪和借鉴作用。在刚刚召开的我校第二十学年结业典礼暨表彰大会上,游宁丰第二副校长代表张帼英校长在讲话中、许光超第一副校长在讲话中,对我们当前的教学和理论研究都提出了要求,希望我们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全省的前面,为全省老年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根据校领导的要求,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谈一些设想。

〈一〉、积极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重大课题研究。经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委员会立项,“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课题,已于今年3月在广州召开了开题会议,成立了有哈尔滨老干大学、天津老干大学、武汉老干大学、广州市老干大学、广东老干部大学、广州军区老干大学、南方军区老干大学、宁波老干大学、苏州老干大学等参加的课题组,通过了开题会议纪要。此课题将对老年教育理念现代化、课题设置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等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它是我国教育最广泛关注的“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承担“教学手段现代化”这部分的研究任务,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要继续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老年教育》杂志发起的关于老年教育核心理念、老年教育目标的大讨论。自去年9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老年教育》发表我校副校长兼教育长钟铨同志撰写的《健康快乐——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一文并加编者按后,在南京、天津、武汉等老年大学引起广泛讨论。今年5月,《老年教育》杂志又发表了我校研究员刘道湘同志撰写的《健康快乐与老年教育目标》一文。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学术通讯》在今年第二期摘要转载这篇文章时加了编者按。编者按指出:“本刊现摘要刊登广东老干部大学研究员刘道湘所撰写的《健康快乐与老年教育目标》等两篇文章,以期使全国广大老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继续关注和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灵魂,能否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问题,关系到老年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希望广大老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和读者积极参与这一探讨,本刊将陆续增登这方面的观点。”看来这个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参加这种探讨,可以使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更加清晰,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可以扩大我校的影响。

〈二〉、要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办好《广东老干部大学学报》。《学报》从今年起,由年刊改为半年刊。上半年刊为教育研究版,主要刊登理论、学术、经验、调研类文章;下半年刊为信息版,主要刊登学校工作总结、领导讲话、教学信息、教学成果交流等方面的文章和作品。我们要努力把《学报》办成培养和形成理论研究队伍的阵地,教学理论研讨的讲坛,学习成果展示的窗口。这就要仰仗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员以及关心支持老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积极为《学报》撰稿。

〈三〉、要认真搞好《纪念广东老干部大学建校二十周年》的征文活动。要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对我校二十年来的办校基本经验作出初步的概括,使“健康快乐”办学理念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对办学成果作全面的梳理,对今后办学提出创新的见解。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征文通知发出后,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响应,许多老师和学员都纷纷地报选题,有的已经报送了文章和诗词,有的正在积极地思考和写作,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一定按通知的要求认真地抓好这项工作。

〈四〉、继续进行把“健康快乐”理念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去的课题研究。这项课题研究,实际上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普通教育学的“教学论”中,很重视教学过程的研究,强调它是一个认知过程,互动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老年教育中的教学过程既遵循一般规律,又有其受老年学员特殊学习目的和特殊接受方式所制约的特殊规律。我们的老师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在诗词基础写作班、民族声乐演唱班进行了观摩教学,这项活动还要继续进行。根据老师们探索的实践经验,要把“健康快乐”理念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去,有这样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要把教学过程本身作为教学目的。老年学员的学习并不具有功利的目的,他们来老干大学学习,本身就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当作高质量的精神享受来安排。可以说,教学过程是过程,又是目的本身。这种精神享受,一靠所学内容的知识性,二靠讲授方法的趣味性,三靠过程安排的从容性。

第二、 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实践过程。老年大学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技艺性、操作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技艺的练习操作的有序安排,及时指导,让老年学员边听课、边学习、边提高,学有所得,练有所会,这是很重要的。即便是知识传授的课程,例如文学历史课,卫生保健课,也要力求引发老年学员动脑思考,不能被动得只听不想。

第三、 要把教学过程变为互动、研究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学员双向互动、双向建构已成现代教育的定制。老年学员具有丰富的阅历、深刻的体验,他们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问答、探讨、商榷都是十分必要的。引导学员参与研究有许多方式,如课堂教学中留出时间安排提问和答题,进行命题的课堂讨论,通过作业、作品进行师生交流,等等。

第四、 把教学过程放在两个课堂中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双向交流这是第一循环;到第二课堂,老年学员开展写生、采风、展示、演出、讨论等活动,使知识技能得到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上四点,就能把“健康快乐”理念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去,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健康快乐”的过程。

〈五〉、发挥省级老干部大学作用,推动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要根据校领导的要求,在搞好本校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成熟,逐步地在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牵头召开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对具有广东特色的老年教育进行学术研究;对全省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规范化开展研究;对全省老年教育办学理念开展研究;对我省社区老年教育和农村老年教育开展研究;对社区老年教育和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等等,通过这些工作和研究,推动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开展,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系广东老干部大学研究员、副教授)

 

主要参考文献

1、岳瑛:《国际老年教育科研理论与观念》,《学术通讯》2007年第2期。

2、张文范:《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之路》,《学术通讯》2008年第4期。

3、陆剑杰:《25年中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与成果的梳理(学术报告)》,《学术通讯》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