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想来老干部大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这一新常态,满足老干部们老有所学的愿望,我校一再挖潜扩招,到2015年秋季学期已有5大系列20大类,70门课程,208个班,9000多学生,这给学校的教学、管理,特别是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搞好这个学期的招生报名工作,我们遵照党中央“三严三实”的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想方设法克服了报名人数多、工作人员少、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适时转变思路,改进方法,增加人手,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老同志的赞扬。
这次招生报名工作有如下特点:
一是谋划在先。老干部大学招生对象不同于其它大学,报名者的年龄、兴趣差异较大,需求各异,老学生学习期满仍不愿离开,有的学生在一个班一待就是10年,学了5、6年的也不少,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就必然造成老学生出得少、新学生进很难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用新的思维与方法。为此,我校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召开近20次座谈会、调研会等,对各类学生的要求和想法进行了摸底,针对收集到的意见认真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矛盾。
二是措施有效。2015年秋季进行了招生工作改革。这次招生报名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充分,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措施一:针对有些学生进校后不想出,把得到的学位当作终身有效的情况,我们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了抽签定去留的办法,即课程学制结束后,新、老学生都机会均等地参加抽签报名,从而解决了学位紧张的矛盾。措施二:增加报名窗口,把原来3个服务窗口增加到6个,原来6 个人操作增加为12个人,并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筛选,尽量由年轻、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参加,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明确做法和责任,提高效率。措施三:增加设备,新增加自动取抽签号一体机,平均5钞钟就完成取1个抽签号,比原来人工操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参加取抽签号的共1439人,其中632人自助取号,大大提高抽签速度。措施四:招募了志愿者,省老干部大学教学服务科仅有4个工作人员,加上办证大厅专职工作人员2名他们的日常工作很忙,14名辅导员既要管班级,又要去报名大厅维持秩序,还要对新学生资格审核和接待新、老学生的咨询工作,这种上万人规模的繁杂招生报名工作仅靠上述这点人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我校学生中招募数名志愿者以解用人之急。
三是志愿者得力。志愿者为这次招生报名做了很多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来自各条战线的老同志,他们经验丰富、能干、责任心强,在我校的招生报名期间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气寒冷都能准时到达学校,为招生工作尽心尽力,如王云蕙、张延红等感冒了还坚守岗位;冯绍名不顾身体不适,硬是坚持把任务完成才收工;罗亮生不顾自己嗓子嘶哑,除了做好份内工作外,还坚持帮助收款员打单、结账,年龄较大的李亮星、邢最仁、曹照珊服务起来满腔热情,干劲十足;杨国强、叶秀云、郑桂英、邓锦萍、胡娥卿、吴蕴梅、周一萍、何丽冰、高洁不畏艰辛,无私奉献,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满满的正能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月下来,所有志愿者、工作人员、辅导员虽然都很疲惫,但为了老同志能报好名,他们都毫无怨言,为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是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积极性。学校考虑到上万人集中在14天报名,不但人流量大、时间紧,老同志也受不了人多排队的辛苦,工作人员更感到有压力。为此,教学服务科动员各班,由班集体进行统一报名,很多班级的班长、组长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收取同学们的学费,去银行存入后,在报名大厅上为每一个学生一次次刷卡缴费,有时遇上收费系统故障,一搞就是一个上午,甚至多划一笔数,又要等一个月以后才能退款,但是班、组长毫无怨言,由于他们的认真组织与付出,2016年春季学期招生工作只花了14个工作日就圆满完成。(文:王佐清 摄影:谢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