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

孙晓生《食养食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食疗养生15级1班总结

 

《食养食疗》是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新开的一门课程,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校校合作的项目之一,自2015年8月开班以来,至今已有一年,本班采用自编教材(上下册),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学期讲授,每次授课前都把知识点和基本要求告诉同学们

一、课程设计

第一学期主要从宏观的视角介绍饮食养生,着重介绍经典食物的养疗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食疗养生的历史渊源、基本理论、食物性能、饮食原则,经典食物的养疗作用讲解(对食疗养生学奠基巨著《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养生的细致讲解),食疗养生的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根据课程所处的特殊时令讲解节气季节养生要点根据地处岭南的特介绍岭南养生特色,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重点讲解老年人养生)等。中医养生自古以来一直提倡药食同源,在介绍了食疗的基础知识与食物的养疗作用后,第二学期的课程在内容上上升到讲解药物的养疗作用,根据中药学分类的特点分别论述,具体内容包括补气本草、壮阳本草、补血本草、滋阴本草、安神本草、固涩本草、清热本草、温里本草、解表本草、祛湿本草、化痰本草、活血本草、行气本草以及其他一些常用本草等(从这些分类本草中筛选药食同源的本草作为重点内容),介绍其在食养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

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普遍掌握了食疗养生的历史渊源、基本理论(如整体观念、阴阳平衡、食药同源、脾胃为本)、三因制宜的养生原则、食物及常用药物的四气五味之性以及如何运用等。

正如李艳玲同学所讲:“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感恩走进省老干部大学,感谢孙晓生教授的教导,让食养食疗的知识陪伴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张新梅写道:这门功课使我懂得了不少食养食疗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健康饮食提供了可靠依据。龙萍在体会中说:“报名上这门课是我正确的选择。吴子英写道:通过一年的学习,收获不少,我们学到最直接、最经济、最安全的养生方法。郭延凤写道:食疗养生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门很不错的课程,感谢省老干部大学提供学习机会,感谢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罗宁写道:通过课程学习,使我认识了很多养生本草药食方,并知道不同的药食方有不同的功效,同时亦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而用之。汤少华在参观感言中描述:三个楼层展出的600瓶岭南中草药原色液标本,晶莹通透,真令人叹为观止

二、理论提升

同学们书写的学习体会中可以看出,大家用心学习,收获颇丰。同学们普遍对《黄帝内经》的理论和观点掌握较为扎实,如整体观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三者的和谐,班长张玉霞谈学习体会时能够引经据典,对常用食物及其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搭配使用等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与把握。同学们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在撰写学习体会时能够引经据典,对常用食物及其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搭配使用等有较为清晰正确的认识。

如毛玲珑引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对于食养食疗的经典论述,引用大医孙思邈《千金要方》对食疗的论述,引用多部本草著作对于酸枣仁的论述,得知助睡眠需将酸枣仁炒熟,于是运用炒酸枣仁来改善自己睡眠从而摆脱需要依赖安定的状况。她托人从东北选购了酸枣仁,按文火炒至微黄色,出香气,放冷后在豆浆机磨成粉,存放冰箱,每天晚饭后两小勺约5-8克,坚持服用取得良效。根据教材中养生本草介绍的内容,结合“红墙”食疗制作“六味早餐糊”。同时又根据本人健康实际情况,外加一味“鸡内金”,体现了因人制宜的原则。此外,她还介绍了一个自己的经验方,三七、丹参、西洋参1:1:1的比例打粉服用,坚持了五年,效果很好。龙萍也引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食疗的论述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且通过课程学习深刻认识到三因制宜辨证施膳的重要性。潘志军谈到学习养生必须要多学边实践才可真正达到养生目的。

三、实践应用

本班既有89岁高龄的离休领导干部,也有刚步入退休年龄的工程师;既有大学教师,也有西医院的退休大夫,尽管起点不同但家都有不同的收获,其中吴大姐的体会很有代表性,她是广州市妇婴医院的老西医,在期末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以为中医没有标准,现在才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她有高血压心绞痛的病史,每天早上有喝一大杯凉开水的习惯,当学习了《黄帝内经》关于阳气与生命节律的论述,对中医关于养生必须顾护阳气、顺应昼夜变化的观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她意识到早上人体阳气升发之际不适宜给它“泼冷水”,于是改用喝温开水,没想到一个细小生活习惯的改变竟然使多年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明显减少,这改变了她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同学们还做到学以致用,所学知识调理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取得良好的效果。如80岁高龄的刘懿美身患有多种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结肠炎、肾结石),专家建议她做心脏搭桥或支架手术,她坚持保守治疗,通过学习,自己调制杂粮粥(葛根、茯苓、山药、百合、莲子、黑豆、小米、芡实)健脾祛湿、调养元阳,同时还用苹果醋疏通血管(苹果醋、姜、葱、柠檬)。两种食疗方法食用一个多月,就有了较明显的效果,改善了心脏不舒服的状态,避过心脏搭桥这一关,调理了脾肾功能,夜尿3-4次减少到1次,胃口改善、心情愉悦。

张玉霞结合广东气候特,从现代营养学和传统养生学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养生食谱,包括夏季汤:苦瓜排骨汤、西洋菜鸭肾汤、薏仁芡实冬瓜扁豆汤等,粥:绿豆、红豆、莲子百合粥等,此外,还有缓解颈椎问题的葛根鲫鱼汤,明目的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缓解咽喉不适的石斛银耳羹等,对白内障、青光眼都有很好的效果。

黄桂荣用葱白、生姜、红糖、薄荷液煮水帮助缓解家人感冒症状,用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等煲瘦肉汤改善了两位小孙女胃口不好的情况。这里用的是消食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消食导滞,调理脾胃。其中山楂应用于肉食过多麦芽应用于麦食过多谷芽应用于谷食过多鸡内金应用于食积、疳积。如果适当增加山药,保护脾胃,效果将会更好。她本人还配制“六味保健粉”同量的山药、薏米、芡实、茯苓、莲子,加少量鸡内金一起磨粉每天早餐冲食一小汤勺,坚持两个多月,身体有一定改善。

谭秀琼听了老师介绍食物药物的作用,到菜市场买了半斤鱼腥草凉拌吃,既当菜又当药,吃了两次就缓解了自己咽喉红肿热痛,用剩的种花盆里随时备用。她还用香薷、薄荷、青蒿各100g煮两大锅水给四岁半的小孙女(发热40度,上医院看后还是反复发烧)沐浴和泡脚(针对小孩脾胃虚弱不好吸收药物采用的外治法,值得推荐)两天治好了小孙女的夏日发烧。她将其推广到幼儿园,疗效得到其他家长的肯定,幼儿园都在微信群点赞“见效”。这一方法的原理在三种药物都有味辛的共性,适用于暑天外感。薄荷四大功效中发散风热是它的第一作用(清热利咽、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祛暑常配藿香;青蒿为暑热外感要药,有虚热、凉血、解暑、治疟等功效;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中药经常用它配金银花内服(新加香薷饮),效果更好。

李艳玲在家里阳台种植了很多石斛,有紫花的有黄花的,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石斛还可以缓解咽喉不适(有慢性咽炎,经常拿来泡茶,症状大有改善),还运用葱豉汤治好了自己的风寒感冒。卢思孝根据中医辨证认识到自己属于阳虚体质,冬早上用姜枣茶养生,手脚温暖,并且将制作姜枣茶的步骤作了详细介绍,用生姜一块切丝,红枣去核,煮15分钟,放入适量红糖,扩大功效时还可以加入桂圆和枸杞。张彩梅用阿胶食疗解决了自己难以入睡及老起夜的问题,将250g阿胶打碎,配上等量冰糖黄酒,再加100ML热水炖好,睡前服用;还谈了自己对经典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认识。汤少华胃肠不适,用莲子、芡实、薏苡仁、陈皮煲汤起到了健脾止泻的作用,还分享了自己用花椒放在米缸和厨房一些角落可防蛀虫的经验。方振华通过学习,用赤小豆、薏苡仁、茯苓等煮水祛湿收到了较好效果;罗宁贡献了自己家里一个传统药食方(生地15g熟地10g加蜜枣煲瘦肉汤,三人分量),但凡身体出现湿疹,嘴唇边长疹等,煲汤喝两三次就好了;王秦宜从山西来到广州工作,原来不懂煲汤现在也慢慢因地制宜地学会了煲汤,她推荐四季皆宜的胡萝卜马蹄瘦肉汤,老鸭冬瓜薏米赤小豆汤;吴子英推荐春季祛湿夏枯草绵茵陈煲猪横脷或猪骨汤;陈璧利推荐适合南方湿热地方的食养汤方(赤小豆、薏苡仁、山药各30g);裘珊推荐夏季健脾祛湿汤(冬瓜、水鸭、猪瘦肉、薏苡仁、陈皮、生姜)。周洁茜原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能够明白功效,特别有老师的讲义作为科普指导,更一目了然,谈到了对大枣不同搭配养生功效的认识;徐赐芬谈到对于季节养生重要性的认识;郭延凤谈到对一些养生食材(五指毛桃、虫草花、白扁豆等)的认识;张丽荣谈到对山药的认识,金萍谈到对于常见食物(如绿豆、大蒜、苦瓜、藕、向日葵等)四气五味的认识,最起码能简单辨别食物的寒热,根据自身的体质挑选合适的食物。综上所述,同学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食疗养生,大多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则是同学们在食疗养生课程学习中的最大收获。

四、总结展望

徐赐芬认为食疗养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需要坚持和努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身体素质,使自己更健康更长寿。潘志军其他20多位同学提出,希望食疗养生再办提高班。

根据课程的授课内容安排,以及同学们对知识掌握及运用的情况,在今后授课中内容会再进一步的深化与提高,从碎片化知识向系统知识累计。在授课方式中,将考虑增加互动环节,很多同学有一定基础并学以致用,但平时分享少直到期末才将自己体会写出,所以我们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交流体会,互相借鉴,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教学手段上,适当引入视频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另外,由于同学间学习的程度参差不齐,今后授课在内容提高的基础上,会将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再系统讲授,温故而知新,提升学习能力。尤其是要鼓励大家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切实将食养食疗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教学研究,立项前瞻性科研课题,打造精品课程,以为老年教育探索新的路径。

本次校校合作的课程还有《慢性病调养》,由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有经验的临床大夫执教,我们希望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达到我们共同的初衷,用四句“顺口溜”概括就是:老干不受罪,家人不受累,减少医药费,造福全社会。

(作者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老干部大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