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对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将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里程碑。
192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的代表仅12人,代表党员仅50多人,但它却给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此次大会确定了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私有制”,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1922年,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经过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个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将指导中国共产党斗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从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阶段,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党的最低纲领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步骤。
随着党的各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每次大会规定目标的完成,我国的面貌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新中国的成立,使一个受了一百多年压迫和屈辱的旧中国站起来了,这是翻天覆地的新。又如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阶段,这个时期虽然付出了不少代价,交了不少学费,但使中国由一个“只能造桌子、椅子,连一部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的工业落后国”,转变成能生产汽车、飞机、卫星的国家,这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新。再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前进,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国力不断加强,并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令人敬仰,中国不仅站起来了,且国际事务的处理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政治制度尚不完善,我们的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为了研究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召开一次次党的代表大会,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拨正航向,沿着党的最高纲领,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它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各个时期的总路线和具体的方针政策,以统一全党意志,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它有坚强的、严密的组织,有为了中国革命,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毅精神;它有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它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有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为保证党完成奋斗目标的人民军队。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武装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建国初进行抗美援朝,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的妄想,保住了红色江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维护和平环境,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经验证明,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中国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这种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点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它既不存在执政党独揽权力,其他政党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决策过程的问题,也不会发生执政党与反对党互相扯皮、斗争倾轧的现象,有利于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为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上这些都有力保障了我党经受住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思想腐蚀、经济封锁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风潮的多次进攻,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风云变幻中,仍巍然不动,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诗词赏析班学员 黄隆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