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
“德才兼备技艺精,敬业爱老情意深。”这是演唱五班全体同学对陈一帆老师表达的心声。在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学乐康为”办学宗旨下,在校领导的关怀下,我们有幸跟随热心教学、诲人不倦的陈老师学习乐理基础、演唱、作品理解和审美等知识。虽然跟陈老师学习声乐还不足一年,但是通过她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的教导,我受益匪浅。她让我找到了在歌唱发声中的感觉,明白了我在演唱中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对歌曲进行正确的演绎,还纠正了演唱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她让我懂得了:歌者最高的境界是情感,即通过对歌曲的演绎,将听者带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中,感染和打动听者,并与歌者产生共鸣。
陈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水平高,将深奥的声乐理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手势和肢体动作展示出来,让我们易懂、易学;她平易近人、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只要班里组织集体活动,她定在百忙中抽空参与,并现场指导;她非常敬业、待人热心、有活力、有激情。陈老师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热情,比如:1、“开口”:她要求首先将口上下张开、并把上口盖打开、将上颚抬起、舌头平放。2、“共鸣”:她说人体就像一个天然的管道,要让气体通过胸腔、咽腔、鼻腔、头腔在管道内自然流动,进而获得高位置的头声。3、“高音”:唱高音不是用嗓子喊出来的,而是运用气息流动、气息托声、打开腔体、管道畅通、产生共鸣,再加之笑肌与腰部力量的配合,就能轻松而流畅地发出美妙的高音。在课堂上,陈老师就像“一块大磁铁”,把全班同学牢牢地吸引住,将大家带进热情欢快的音乐殿堂,饱尝一场场美妙的声乐美感大餐,让我们感到无比快乐幸福。
聆听陈老师授课,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一、呼吸是歌唱的生命力。
气息是唱歌的源泉。有气才有声,声音是坐在气息上,即用气息拖住声音。
二、学习声乐可以提高审美观。
1、歌唱是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唱出美感,进而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情感,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2、语言美:言语活动直接诉诸听觉的质感,语言的表情力量比音色本身强,要重视口语的表达,将“情”与“声”达到最完美的统一,这是人们追求的最高语言境界。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朗诵具有超凡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将歌词朗朗上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交响乐欣赏:是能让我们由感性提高到理性上去欣赏音乐的艺术大餐,从而获取美感,这种美的享受让人陶醉。
三、科学的发声方法,能让唱歌成为一件舒服的事情。
1、加大共鸣,美化音色。(共鸣器官:胸腔、咽腔、鼻腔、头腔)。让稳定的气息在腔体中自然流动,产生共鸣。
2、唱高音时:打开共鸣腔、找到支点,运用腰力,声音集中、腔体通畅,气息下沉、保持位置,声音往前送,让气息流动起来。
四、唱歌使人快乐、让人年轻。“五音入五脏”,通过练声的深呼吸,能强身健体。所以说唱歌也是很好的养生运动,能使人活出健康、活出精彩、让我们越活越年轻。
陈老师讲课新颖、生动,扣人心弦、打中要害。她通过声乐互动课开展了“一对一”的示范教学,耐心指出学员演唱毛病所在,并反复演绎正确的发声和演唱技巧,让学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形象示范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正是我们所盼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践。
陈老师,您是梦的风帆,不断牵引我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让我们活出了老年人的精彩。我们将继续跟随您,用“心”歌唱,活出美丽、活出幸福、益寿延年!(邢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