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教育研究>>学校管理研究

学校管理研究

苏国炎《加强快乐教育 培养快乐心灵——谈老年快乐教育的本质与内容》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苏国炎

 

快乐是个永恒的主题,对一个人来说,应有快乐的童年,快乐的青年,更应有快乐的晚年。对老年人来说,加强快乐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快乐使老人健康长寿,快乐能促进社会和谐。美国著名心理学和精神治疗学专家戴维森教授认为:人的精神状态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和爽朗的笑声,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抗病功能。中国有无数事实也证明,快乐老人确实健康长寿的多。所以,人们都祝愿老人“笑口常开,寿比南山”。老年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何让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快乐,让老人健康、长寿,是老人自身及其家人的共同心愿。同时,从社会层面说,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庭和谐了,国家才能和谐。国泰民安,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有人把老人的欢笑比作希望的田野,把社会老人快乐的程度视作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快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要求,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在。

但是,从老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看,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不免产生社会地位的失落感;老年人刚从家庭、社会舞台中心走下来,不免产生人际关系的孤独感;还由于老年人身体条件、自身各种器官和功能走下坡路,甚至各种疾病慢慢找上来,不免产生恐惧感……这些因素接踵而来,使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减退,情感脆弱,心理郁闷、烦躁不安等,这对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老年人身心发展低谷和日益增长的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就成了老年教育问题的主要矛盾,由此,老年快乐教育应运而生,其老年快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不言而愈。

那么,什么是快乐教育呢?快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的情绪状态。快乐教育是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具体说,快乐是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或情绪。快乐教育是对人实施的以快乐为目标、以快乐为过程、以快乐为归宿的教育。

快乐发自内心,快乐由心。与健康相比,一个人健康与否是客观存在的,但快乐却不一样,快乐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一个人快乐与否,完全由自己主宰。所以,要教育老人学会自己主宰自己,永葆快乐的心灵。

快乐产生和发展于人的认识过程,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的快乐与一般动物不同,是一种复杂、高级的心理过程,它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有人说,快乐是一种智慧,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是一种修养。由此可见,快乐教育确实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育、教育过程。我们要教育老年人,从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和培养快乐教育的内功,在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自得其乐,焕发生命活力。

老年快乐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知足长乐

 “知足长乐”是老年快乐教育中的基本内容。中国老百姓有句口头禅叫:“知足者,长乐也!”这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适用。因为,老年人已年过半百,他对自己奋斗过的那段历史和今日面对的实现是否知足,这对他情感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知足者长乐”,“不知足者长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知足者”天天好心情,天天有期待,总把微笑挂在脸上,把喜悦送上眉梢,把信心留给自己,把希望托给未来,也把祥和送给别人。“不知足者”天天坏心情,天天有牢骚,每天把脸拉得长长的,见人就气不打一处来,生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是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殊不知这样下去,得到的是怨恨,损失的是健康,也失去了各谐。

那么,怎样才能使老人“知足长乐”呢?首先,要教育老人满足于今天的现实环境。一方面,老人应该知道,今天的现实来之不易,是自己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结果,一辈子不容易,今日要加倍珍惜。只要过去奋斗了,其成果大小就不必斤斤计较了,忆往昔足矣!值矣!这样,才能有好心情。另一方面,老人对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不要要求过高,因为对一个人来说,物质生活条件的好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何况,今日我国还处于“未富先老”的阶段,如果老人欲望无止尽,要求过高,达不到则会很难受的。并且,现在自己毕竟已年迈体衰,也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为之拼搏了,否则,力不从心,力所不及,也会使你很痛苦的,只有面对现实足矣!才能有快乐的心情。

同时,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比较方法,它会帮助你进入“知足长乐”的境界。老年人爱使用比较的方法思考问题,关键是跟谁比?比什么?怎样比?①跟谁比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物质生活条件我们不要跟上比,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比人,气死人。如果我们跟下比,与广大普通民众中的老人比,我们各方面的条件,不是比他们好得多吗?还有什么不悦的呢?比的标杆找错了,必然陷入痛苦的深渊。②比什么?应多比奉献,少比或不比得失。如果作为一个老年教师,你的教学效果好、研究成果多、如桃李满天下,又何必去为那个“职称”弄得不愉快呢?③怎样比?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即使对你不利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坏事变好事,使你心情由阴转晴。如分房子,你得了不带电梯的楼房,使你出入不便,但爬楼梯锻炼了你的腿脚,磨炼了你的意志,增进了你的健康,这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吗?总之,老年人要永怀一颗感恩的心,满足于现实的生活环境,“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就能做一个长乐老人。

二、创意寻乐

创意寻乐是老年快乐教育的重点内容。“人生好是好,快乐哪里找?”很多老年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快乐是人的一种主观感情体验,而客观实际是快乐的源泉。作为老年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创造一定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引起快乐的意境,使人触景生情,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寻找到快乐,感受到快乐。

今天,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已为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生活创造了大环境,至于怎样使老人找到快乐,下面根据老人自身的特点和能力,谈谈创意寻找的几个主要方面。

①交友活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们进入老年阶段不可没有朋友。因为,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曾经工作过几十年的岗位,脱离了长期相伴的工作群体,失去了原单位领导和同志们在一起的欢乐和关怀,应有朋友相伴,才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朋友在你困难时定会给你帮助,朋友在你快乐时会同你分享,朋友会认真地听你倾诉,朋友会真诚地与你交谈,朋友可以从四面八方给你带来信息,朋友会给你心灵无尽的快慰和温暖。

朋友应经常聚会,每个老人都应为朋友聚会创造条件,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在一起叙旧、谈心、唱歌、跳舞、聚餐、举杯……和朋友在一起,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的疾病,忘了自己的烦恼,忘了自己的怨恨,剩下的只有快乐。

②学习活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日我国已进入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老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更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年人的学习不是谋生的手段,不是升官的阶梯,老年人再不当“学而优则仕”的学习机器,学习对老年人来说,完全是一种自身的需要,学习活动是一种乐趣。

老年人学习内容丰富,可以是时事、政治、外语、电脑,也可以是文学、艺术、保健、园艺……完全由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很多,读书、看报、看电视、玩电脑是学习,上社区文化站活动也是学习,报名上老年大学更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由老人自己选择。

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有时还会获得表现自我、服务社会的舞台和机会,学习过程中你会忘掉一切忧愁,得到人生最大的快乐,老年人创造条件去学习吧!

③户外活动:游览祖国名山大川,会使人心旷神怡。年轻时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这些活动,现在老年人退休了,时间充裕了,邀几个朋友,迈开双脚,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把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领略大自然的宽广和美丽,这是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

创意寻乐途径很多,在此不一一阐述,总之,老年人不要孤独,不要把自己禁困在小屋子里;老年人不要懒惰,要迈开双腿,身体力行,勇于实践,让创意引领快乐。同时,创意需要勇气,寻乐要有广泛而正当的兴趣爱好。

三、苦中求乐

苦中求乐是老年快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教育的难点所在。

花有花开花落日,月有阴晴圆缺时,人的一生也是这样,有时也会遇到不测风云,甚至遭到狂风暴雨。例如:人进入老年阶段后,由于身体气官逐渐走下坡路,很多老年病慢慢找上来,什么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耳聋眼花、手脚不灵等,甚至有时还要经受疾病缠身之苦,亲人离散之痛……遇到这些情况,老年人应如何应对呢?快乐教育告诉老人,首先,不怕,不回避,要面对现实,要认识到这种情况发生的必然性和因果关系,既来者,即对之。同时,要树立战胜困难,战胜疾病的强烈自信。“困难像弹簧,你强他不强”,疾病也是这样,其精神的支撑是很重要的,再次,还要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治疗行为和开展康复活动。这样,老年人才能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以求得精神的快乐,在战胜疾病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快慰。快乐促进健康,健康促进快乐,快乐再促进健康,老年人就是这样在一生中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成为快乐长寿的老人。

苦中求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作支撑,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作后盾。“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我们老年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与困难和疾病作斗争,意志是坚定的,心灵是快乐的,我们的生命就是辉煌的。

四、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老年快乐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对老年快乐教育较高层次的要求。

所谓助人为乐就是指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是一种与一定理想、信念相联系的、建立在他人受益、他人快乐基础上的快乐,因此,它是快乐的最高境界。助人为乐作为一种风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中一种极为高尚的行为要求。

老年人应该获取这种特殊的快乐。说它特殊,就因为它与一般的快乐不同,它不是以满足自己感官或心理需要为目的而产生的快乐,而是以“给予”为前提的快乐,以他人受益和快乐为目的和过程,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的快乐,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情操。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风尚正是这种快乐的体现。

老年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一直视为帮扶的对象,为什么还应该去获取这种以“帮扶别人”为前提的快乐呢?这不仅是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历史赋予社会长者的要求。老年人作为个体来说,已经退出家庭经济的中心地位,儿女已经长大,基本不需要老人养活、负担,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而精神的需求却逐渐上升为主要方面,很多老人在现实社会中,主动去做好事,帮助别人就是有力的证明。例如,有的老人不怕日晒雨淋,主动站大街,当交通协理员,为的是维护交通安全,让行人高高兴兴地上班,欢欢喜喜地回家,他们就从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极大的快乐;在四川大地震救灾过程中也有不少老人的身影,他们积极捐钱捐物,收养失去亲人的儿童,(下转第29)(上接第9)当他们看到无数灾民和儿童露出微笑的面孔时,他们内心感到无限的欣慰;在奥运会期间,还有一些老人去报名争当志愿者,他们在接迎八方来客时,文明用语,微笑服务,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自己从中也获得了无限的快乐。从社会层面说,老年人作为大家庭的长者,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尊敬,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疑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是一个极好的榜样和有力的带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助人为乐不正是“积极进取”、“老有所为”的表现吗?不正是老人“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呢?现在,我国老人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感动中国的亮丽风景,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巨大力量。无疑,现在和今后,对老年人进行快乐教育中,一定要浓墨重笔,加强助人为乐的教育。

综上所述,老年阶段是人生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只有老年人从内心真正学会平衡、取舍,保持博爱与阳光的心态,才能使自己达到真正的愉悦、宁静,营造丰富多彩的快乐老年生活,成为一个接受快乐教育、培养快乐心灵、享受快乐人生的健康快乐老人。

(作者系广东老干部大学特约研究员)